23
2021-09
粮油配送告诉你关于植物油存在哪些误区问题?
  植物油,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  误区一:橄榄油贵,所以营养价值也高  因为橄榄油提炼起来比较困难,其生产的劳动价值高,所以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当然,橄榄油有很多好处,比如,它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以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预防癌症和老年失忆症等。  橄榄油还能促进上皮组织的生长,可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保护,而且不留疤痕。橄榄油的维生素含量是最高的,它所含的ω-3脂肪酸也是不可替代的。  尽管如此,也不能光吃橄榄油,因为每一种植物油都有自已的独特之处,因此,最好的选择是各种油换着吃。其他的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佼佼者。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的痊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原料。  误区二:精炼才是植物油质量的保证  提炼(包括精炼和脱臭)过程可以去掉植物难闻的气味,还能去掉由于保存不当而进入种子中的有毒物质。但是在去除这些杂质的同时,许多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随之失去了。  误区三:永远告别动物油  人们认为吃动物油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睐植物油,其实这很片面。  动物油(鱼油除外)含饱和性脂肪酸,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它又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起到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猪油等作为脂质还具有构成人体饱腹感和保护皮肤与维持体温,保护和固定脏器等功能。  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积,会促使人衰老。此外过氧化物增加还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过氧化物还会在血管壁、肝脏、脑细胞上形成,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疾病。  正确的吃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所以用动物油1份、植物油2份制成混合油食用,可以取长补短。  误区四: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不含胆固醇这个标记只不过是一个广告用语而已。在植物油里原则上是不可能没有胆固醇的。在生物化学中,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质是构成一切机体结构的基本成分。动物对它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对植物而言也不能说完全就用不着。  在精炼植物油的过程中,胆固醇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掉。但是,在植物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其数值还是很低的,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大概是植物油的10-25倍左右。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说植物油中根本就不含胆固醇。
23
2021-09
学校膳食管理告诉你食物中毒的分类及预防方法?
  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有毒食物”是指食物中有致病的微生物,或含有毒的物质。但对暴食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如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或者是对过敏体质而对某种食品如虾、鱼、牛奶等食后引起过敏等不属于食物中毒范围,也不能把这些食品认为是有毒食品。以下该注意哪些:  一、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被细菌、微菌污染,人们吃了这些含有大量活的细菌功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畜禽肉类;  2、防止食品被污染,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要严格分开,熟食品容器要专用,要有明显标记,用前必须用蒸气或煮沸消毒,以杀灭粘染在容器上的细菌。  3、食品要现做现吃,吃剩的饭菜要回锅加热煮透再吃。  4、改切熟食必须在熟食间或冷盆间内进行,有专人操作。改切熟食的炊具,如刀、砧板、抹布必须专用,并严格消毒。  5、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发现有《食品卫生法》规定的5种疾病的患者及带菌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工作。  6、为了控制细菌繁殖、仪器必须采用低温冷藏或盐掩法保存。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使用农药测试卡等仪器。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检测是否残余农药并会对厨房操作主要对蔬菜的处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送来的青菜用农药测试卡检测给确认没有超标,再用清水洗净。  2、浸:把已经洗净的蔬菜用盐水浸泡沫20分钟,水量要多,蔬菜必须全部浸入水中,经过这样的处理,约可消毒蔬菜上残留农药的三分之一。  3、烫:用沸水烫,把用清水浸泡1-3分钟,可将残留农药的绝大部分消除,但烫过菜的水必须倒掉,不能作汤饮,否则会引起中毒。  4、经过上述简单的除毒方法,再经过烹调加工后的蔬菜,食后就安全了。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青皮红肉的海鱼类:应做到不吃不新鲜的海鱼或吃时应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加醋红烧或消蒸,不宜油煎或油炸。  2、四季豆中毒:烹调时要充分加热破坏其所含毒素。炒煮时要烧透煮熟,使其加热到原有的生绿色消失,食用时无生味和苦硬感,毒素即可彻底破坏。  3、豆浆中毒:生豆浆中含有使人难以消化吸收的皂素和抗胰蛋白酶等有害成份,这种物质较耐熟,需加高热才能破坏,人喝了末煮开的豆浆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即可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其预防在于:豆浆必须经煮开再喝,但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皂素热膨胀,会形成泡沫向上浮,出现“假沸”现象,如果误认为豆浆已煮沸,食后会发生中毒。为防止“假沸”现象出现,应加入过量的消泡剂或用植物消泡,待泡沫消失后继续加热,直至烧开无泡沫上浮,表明有害成分已被破坏。  4、猪肺中毒:猪肺中毒原因是养猪户采用“瘦肉精”养猪,并症状是抽搐。
23
2021-09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是饭堂承包过程中最常遇到而又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多不胜数,稍不注意便容易卷入食品安全的漩涡,所以在承包饭堂之前一定要做好食品安全方面的沟通渠道。  1、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关于这点建议参考中国吃网的《饭店食品安全制度管理》资料,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同时把这些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张贴在相应的区域,让员工树立安全规范操作意识。  2、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每年安排全体员工培训2次,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3、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学校饭堂承包最为常见,而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高校更为敏感,在制度上着重对各个工序间关联点的控制,突出各个工序间关联点的制约关系。  以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的形式,分别与供应商、监控部、中心仓库、各伙食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关联体系。对食品保管领料、加工、销售各环节,明确责任和处理权限,列出高额的奖罚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认真履行验收程序,把制约机制落在实处。
23
2021-09
粮油配送介绍香米的营养基本知识?
  香米知识介绍: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汉时已有种植。香大米是稻谷的一种,这种稻谷长在田里就有一股香气,抽穗扬花期香味尤烈。碾出的香米雪白滚圆,做成饭香味四溢。  其“浓香”之谜,经湖南省土肥研究所、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五年研究揭晓,除品种原因外,系产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锌、锰、镧、钛、钒、钴、锶等微量元素所致,异地则不得。  【香米营养分析】:  1.大米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2.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  【香米补充信息】:  1.挑选大米时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大米,其量越多说明大米越陈。同时,要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霉味说明是陈大米;  2.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3.香稻不仅米香,而且禾草亦香,当地农民经常用禾草垫床,既清香满室,又柔软舒适。用香稻草编制草鞋,结实耐穿,可预治脚气。  【香米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煮成稀粥调养食用;  2.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香米食疗作用】:大米性平,味甘;  大米具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被誉为“粮中珍品”。  【香米食物相克】: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香米做法指导】:  大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大米粥时千万不要放碱,因为大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碱能破坏大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3
2021-09
合理膳食有哪几个错误的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合理饮食可以达到显著减肥的目的。如下:  习惯一:炒菜时多放油、糖、盐,总是讲美食不讲营养。很多饭店或者居民,一味强调口味,光讲美食而不讲营养。为了口味好,很多人在炒菜时多放油、多放糖,喜欢食用油炸、油煎食物。  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规定,每人每天油脂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当前我国每人平均每天摄入40克油,而油脂和糖的摄人量过多就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盐的摄入量过多也是当前人们的习惯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每人每天盐的摄人量不超过6克,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盐的摄人量不超过10克,而目前我国每人每天盐的摄人量达到15。20克,尤其在北方盐的摄入量过多更是普遍现象。而盐的摄人量过高会直接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习惯二:肉类消费迅猛增加,饮食结构日趋西方化。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居民的饮食中,粗粮、豆类、薯类、肉类食物都有一定的摄人量,饮食结构还是属于标准的东方膳食结构;但现在居民的饮食结构却出现了严重的西方化倾向。  肉类、蛋类的消费剧增。肉类是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并可能成为某些慢性病的诱发因素。  习惯三:贪图油炸食品的味美,明知其不利于健康,还照样贪吃。因为经过高温或者熏烤后,油条、麻花等油炸食品,烤羊肉串、熏鱼、熏肉等烘烤食品会含有苯并芘等许多致癌物质。苯并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毒性非常大,在人体任何部位都可引发肿瘤,苯并芘可以通过胎盘侵害胎儿。可以通过乳汁侵害婴幼儿。还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习惯四:早餐太少晚餐太饱。一日三餐分布不均。平衡膳食要注意一日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和30%;但现在很多人的早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而晚餐却吃得太过丰富。  不吃早餐,上午工作的能量得不到满足,长期下来会生病,晚上吃得太多,特别是晚饭时间离睡眠时间较近,食物来不及得到消化,不仅容易使人发胖,而且还会影响睡眠,吃得过饱,胃的负担太重,很难及时入睡。
东莞市富佳膳食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